很多人都做過葉脈標本,但是缺乏彈性,不易塑形,頂多壓平了當書籤。但是李老師利用酸鹼度的不同,不但葉脈完整漂亮、還富有彈性,即使把葉脈揉縐成一團,只要噴一下水,葉脈就會慢慢開展,彷彿又活了過來。
李老師透過一雙巧手,將染色的葉脈幻化成典雅的玫瑰,賦予凋零的落葉嶄新的生命,更因此榮獲英國倫敦國際發明展「環保雙金設計獎」。
李老師的人生,就像他的葉脈作品一樣,展現著生命的價值。出生不久即罹患小麻痺的他,腳不良於行、手不能高舉。高中美工科尚未畢業,為了分擔家計,就外出學習珊瑚雕刻手藝,但
隨著珊瑚產業的沒落,只得轉到夜市販售草編的昆蟲。為了克服草編會枯萎變色、無法長久保存的缺點,他契而不捨的尋找合適的替代材料,最後終於找到極具韌性的樺樹皮,開啟了他樹皮編織的創作之路,也因此贏得三次國家工藝獎。
不論是小巧的螞蟻、翩翩起舞的蝴蝶、細如髮絲的蛛網、還是嬌豔的玫瑰,李老師的創作靈感都是源自小時候的記憶、及成長過程的歷練。最得意的作品之一「樂自山中來」,是一群演奏各式樂器、陶醉在歡愉樂音中的攀木蜥蜴,
他笑著回憶小時候如何觀察蜥蜴捕食蜻蜓及打架爭地盤,甚至還調皮的抓來嚇唬女生。而為了做好蜥蜴手中的樂器,他還特地跑了好幾趟衡陽路的樂器行細細考究。
除了樹皮,各式的果實、玉米的苞片、及乾枯的樹葉,都是創作的材料,別人眼中無用的的東西,卻因李老師的巧思而得到新的生命,檳榔果實娃娃、葉脈玫瑰花、水黃皮果實小鳥…,隨手取得的素材,環保製作的過程,原來工藝創作也可以這麼簡單。
李老師說,以前人的食衣住行所需,全依賴大自然供給,上山檢柴、摘果、伐木…,因為時時刻刻與自然互動,所以瞭解生物間彼此依賴,瞭解自然的價值,進而尊敬自然、學習謙卑。但現在生活周遭全是石化產品,大家鮮有機會接觸野外,對自然是疏遠的、沒有感情的。
所以他四處教學,毫不藏私的帶領社區媽媽、學校孩童一起玩自然創作,架起人與自然連接的橋樑。他認為,唯有與自然深刻的互動,心靈才得以充實、溫潤,他更希望能藉此喚起大家愛護自然、珍惜萬物的情懷!
李永謨老師透過雙手,展現生命的精彩,不論是他的作品,還是他自己本身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